清代家具的识别与鉴赏红木沙发十一件套价格:漆饰风云

  文/特约撰稿 朱宝力 编辑/陈桂湖  编者按>>>  清代前期,我国漆饰家具进入一个重要的生产时期。这一时期的漆饰家具呈现出繁华多样的艺术成就。在本期文章中,朱宝力老师结合几款经典的清代漆饰家具实例,为我们细致解说、娓娓道来,读者仔细阅读,必当受益匪浅。  核心提示>>>  清前期流行黄花梨等硬木家具的同时,漆饰家具的制作工艺和艺术水平相比清初也得到了恢复和发展。为了与黄花梨家具竞争,漆饰家具的品种呈现多样化,或恢弘气派,或精小堪玩。  漆饰家具在清初  明清家具史中的清前期大约为康熙中期至乾隆早期的一段历史。此时,清朝经过半个世纪的局势动荡与民族融合,国势逐渐强盛,经济文化繁荣,迎来了家具艺术史上与明后期媲美的又一个辉煌时期——清前期。由于疆域辽阔,四方来朝,丰富的资源和雄厚的财力,使清朝统治者(也包括汉族上层社会)更追求家具的恢弘气派,根据厅堂、书斋和卧室的不同而量屋设计,很少再移动,故家具的体积、重量不断膨胀。而海南岛的平定与海禁、迁界的解除,更使得黄花梨等优质硬木大批进入内地 穿销挂榫这一结构可以对前后左右下五个方向起到支撑和约束的作用,并把家具的四个腿与四个牙板牢固地“捆束”在一起,使家具达到极其牢固的程度。但传世的明清家具及现代生产的家具在使用几年后不乏出现肩囗甩缝的现象,而当代家具出现甩缝的时间与明清家具出现甩缝的时间相比年限提前了很多,这使家具的青春期大大缩短,提早进入了修复期。如果这种结构按传统的做法,在修复中使用挂销并将销槽间隔尺寸缩短,销槽或挂销就要改动一下,否则,四个腿和四个牙板这八处都会向内收缩而使下架尺寸变短,造成与家具上半部形成尺寸长短差异。轻者使上架与下架(上结构与下结构)榫与卯眼改动,重者会使器形比例失调,影响品相或伤及雕刻纹饰,给修复带来一定的难度。因此,此结构应该与时俱进地发展。为了便于修复而又不伤结构的尺寸,我们将销由一木连做改为双燕尾活销,也就是通过穿销的方法将销与腿组合起来,活销正面同样按传统方法与牙板组合。这样多年后修复时,把甩缝打开,将双燕尾活销取下,再另做一相对应尺寸的双燕尾活销,宽度比原销用料尺寸加宽些,只是将活销挂牙板的燕尾向腿的方向内移而已。小形家具,如炕桌类家具不适合此种方法。,这就逐渐形成了以硬木材质为主导的高中档家具市场。  清前期流行黄花梨等硬木家具的同时,漆饰家具的制作工艺和艺术水平相比清初也得到了恢复和发展。为了与黄花梨家具竞争,漆饰家具的品种呈现多样化,或恢弘气派,或精小堪玩。前者可见高大、富丽的十二扇(按:明制的规模较小,止于八或十扇)款彩围屏,后者可见雕镂奇绝的嵌螺钿加金银片匣盒。辽阔的疆域,四方朝贡和海市开通,为百宝嵌家具的制作提供了丰富的珍贵材料。黑漆描金则常与黄花梨木结合制作家具,装饰效果甚佳。  康熙时期,宫廷和贵族漆饰家具中龙凤纹的图案纹饰比较多,而带有不同年代风格龙纹的宫廷贵族家具则成为同类造型家具断代很好的参考标本。康熙初年,清圣祖玄烨年纪尚少,又由于国内有南明余部抗清和三藩之乱,无暇旁顾,宫廷器物上的龙纹风格与顺治后期基本相同,尚有明代遗风。而当镇压了三藩之乱和平定台湾、海南岛之后,坐稳江山的玄烨便开始把目光转移到文化艺术方面来。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有一幅约三十岁左右时的康熙皇帝写真画像,我们从中可以窥到清代龙纹演变的端倪。  妙趣横生的漆饰家具龙纹图1 清 宫廷画师绘《玄烨便服写字像》图1.2 清 宫廷画师绘《玄烨便服写字像》  清宫廷画师绘《玄烨便服写字像》(图1)中地毯上的龙纹虽然明风犹存,但已经有所变化。康熙皇帝背后的屏风芯板上裱糊着一幅南宋著名画家陈容的《墨龙图》。无疑,陈容的画风深受康熙皇帝的欣赏,清代的宫廷龙纹也正是逐渐朝着陈容的画风靠拢,首先是龙发开始散披,然后立眉改为垂眉,龙眼变长似虾。约在康熙中期,宫廷器物上的龙纹出现了一次标志性的变化:龙须变得细长,侧脸的龙头以拟人化的狮鼻取代了上翘的如意形大鼻子(俗称“猪鼻子”)。宫廷御用龙纹做出这么大幅度的修改,很有可能是奉行了康熙皇帝的旨意,而原来与如意形大鼻子配套的长下颌可能因为没有具体的指示,匠师们也不敢擅动,于是,就出现了短平的上颌搭配着长下颌的龙纹。图2 清 “鬼推磨”将早年间人们手工推磨的情景再现于家具结构上。鬼推磨的方向是逆时针,这是由它的结构所决定的。它的结构是依据大多数人的坐姿习惯而定的,可以形成抗力,包括翘腿而坐时产生的拧力。这样的结构可以借力使力,如果反过来形成“入”字形,则会产生扯动榫卯结构的力度,因此北方称这种结构为“鬼推磨”。 鬼推磨前期 朱地描金罩漆云龙纹箱(故宫博物院藏)图2.2 箱体背面的龙纹特写  清前期 朱地描金罩漆云龙纹箱(图2),高117.5厘米,长73.5厘米,宽57.5厘米,根据题签可知原为书房贮墨之用。箱体长方形,下接矮座,矮座上有两对穿孔,可穿绳搭抬,具有明代官箱遗风。其铜面叶为长方形,锁插则为如意形,兼具明清两种风格。箱下另配有一个独立的几形底座,造型为冰盘沿,矮束腰,膨牙鼓腿,内翻马蹄足踩托泥。此箱通体髹朱漆,用浓淡两色金箔描绘有云龙海水江崖的纹饰。箱体正、背面为苍龙教子图案:老龙的头部在上,作教导状;幼龙的趾爪、须发尚未长齐,头部在下,作仰视状;箱体侧面为苍龙戏水图案;箱体周边饰有描金的回纹边框;矮座饰有描金云纹;独立的几形底座亦髹朱漆,饰有描金云龙纹。当年在描金完成后,曾通体薄髹笼罩漆以保护纹饰。其龙发散披,垂眉虾目,龙须细长,短狮鼻,长下颌,均符合康熙中期的特征,图案也映现出了康熙帝望子成才的愿望。综合分析,此箱应为清前期较早阶段所制作的宫廷家具。图3 清前期 朱地彩绘戗金云龙纹拣妆(图片提供:中国嘉德)图3.2 拣妆门上的龙纹特写  清前期 朱地彩绘戗金云龙纹拣妆(图3),高47.5厘米,长48厘米,宽36厘米,为梳妆用具,古代雅称“拣妆”,晚近则讹传作“官巴里黄檀家具皮箱”。其造型为长方形箱体,内分两层,上层有小盝顶的盖子,打开后可支起铜镜梳妆;下层为对开双门,门内设有五个抽屉,可放置簪环脂粉等物;箱体下有底座,四面平,两侧下边有挖缺。拣妆通体糊麻披灰,髹朱漆,彩绘戗金有云龙海水江崖的纹饰;门里和抽屉髹黑漆,彩绘花卉纹饰。由于它的纹饰工艺是彩绘(学术名称为“描漆”)戗金而不是填漆戗金,纹饰色彩年久经过抚摩和风化,已经斑驳模糊。但笔者经过放大观察,发现其龙发散披,垂眉虾目,龙须细长,短狮鼻,长下颌,也具备有康熙中期的特征。其铜饰件的面叶为圆形,锁插和铰链为蝙蝠形,门子的面叶和吊牌为卵圆形,两侧的提手为弧形,均錾刻花纹。铜饰件的造型较明末清初的流行风格偏晚。综合分析,此拣妆的制作年代与清前期 朱地描金罩漆云龙纹箱(图2)相近,亦为清前期较早阶段制作的宫廷家具。  富丽堂皇的款彩围屏  款彩围屏在康熙时期很流行,并且出口到了欧洲。款彩工艺又称“刻灰”或者“大雕填”,其灰底的上层为很厚的油灰,髹黑漆后铲出纹饰并填彩,鲜艳绚丽,装饰性很强,又因其表面强度和耐水性稍差,故最适合制作陈设家具类的大型屏风。清代早期,包括康熙初年的款彩围屏多为八或十扇,高约两米。例如清早期 黑地款彩狩猎图八扇围屏(图4),高218.5厘米,通宽351厘米,图案题材为军旅生活,纹饰尚有晚明遗风,应为清代早期制作。时间进入鼎盛的清代前期,款彩围屏的高度可达三米以上,而扇数也多达至十二扇,显得更加气势雄伟、富丽堂皇。图4 清早期 黑地款彩狩猎图八扇围屏(故宫博物院藏)图5 清前期 黑地款彩群仙祝寿图十二扇围屏(故宫博物院藏)  清前期 黑地款彩群仙祝寿图十二扇围屏(一般人字形锯齿两侧倾斜的角度也不同,因为用锯的过程是推拉用力推是立茬将木屑推出(倾角较大),拉是斜茬将木料切开(倾角较小),一般锯齿倾角为45度(斜茬)。图5),高323.5厘米,单扇宽49.5厘米,通宽600厘米。其造型平面短足,足间有壸门牙子,每扇之间有挂钩连接,可以开合。围屏由两道花边分隔成外围和中心两个部分:外围的图案为一圈博古纹,中心的图案为“群仙祝寿图”,传说三月三日是王母娘娘的生日,各路神仙前来祝寿,画面中神仙人物众多,王母娘娘乘坐鹿车,在众多仙女的簇拥环下徐徐降临。围屏的背面格局相同,中心的图案为“百鸟朝凤图”,可以两面更换陈设。此围屏的规模壮观,刻工精致,色彩绚丽,制作年代约在康熙中期至后期,属于清前期较晚阶段的作品,体现了太平鼎盛时期的艺术风格和工艺水平。  康熙中期以后,由于黄花梨家具的广泛流行,其色彩时尚也影响到了漆饰家具,黄漆地彩绘戗金的家具也成为这一时期集中涌现的高档家具品种。下期文章我将对此进行重点分析和探讨。  来源:《古典工艺家具》杂志

清韵红木 巴里黄檀品牌 客厅系列 巴里黄檀家具 东阳巴里黄檀家具品牌 巴里黄檀沙发

版权说明:本文来源于网络,感谢原作者的辛苦创作,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私信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

目前所在位置:红木家具批发网 » 清代家具的识别与鉴赏红木沙发十一件套价格:漆饰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