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对中式家具最早进行系统性分析和研究的著作是王世襄的《明式家具珍赏》以及后来的《明式家具研究》。书中收录的家具多是国家博物馆及其个人的收藏珍品,因此其造型、工艺、用材、装饰及细部处理都极为精致考究,而且数量大,品种多,几乎涵盖了中式家具的所有类型。书中对明式家具按照使用功能进行了系统性的分类:桌案类、床榻类、椅凳类、柜架类和其他类等;并结合具体的家具图片给出了较为精确的节点构造图,并对各部位的名称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解释。在此基础上,书中还对明式家具的构造方式、榫卯连接、装饰纹样及风格特征进行了综合分析,提出了明式家具的“品”与“病”,即“十六品”:简练、淳朴、厚拙、凝重、雄伟、圆浑、沉穆、秾华、文绮、妍秀、劲挺、柔婉、空灵、玲珑、典雅、清新;“八病”是指:繁琐、赘复、臃肿、滞郁、纤巧、悖谬、失位、俚俗。 书中通过对明式家具形制、选材、结构、装饰等内容的拆解和图解,给出了对明式家具进行鉴赏和评价的参考标准,并对明式家具风格的文化内涵做出了非常重要的诠释。 图1可拆的展腿桌图2可拆的展腿桌 图摘自 《你应该知道的131件黄花黎家具》图3黄花梨展腿式半桌 上海博物馆藏 二、关于明清 中国文化与美学内蕴一直保持着自身统一和系统的体系,与西方的哲学和文化体系有着较大的差别,尤其是美学观念和思想。中国传统文化本身表现出内敛、含蓄、深沉、博大的气质,而西方文化则以理性、逻辑见长,这与中西不同的造物文化的形成是有着必然的联系的。中国美学中所追求的“气韵”(谢赫《古画品录》中提出“六品”,气韵生动为第一品), “虚实”(《考工记》中提出的以虚带实、以实带虚、虚中有实、实中有虚、虚实结合)和意境都使得东方的审美观念具有浓厚的民族文化特征。中国画中的线条美、空间布局和飞动之美已成为中国美学的典型符号象征。它们在家具及其他造物中,都被广泛地应用。中式家具中对线条的运用、构件连接中的榫卯结构及装饰附件与整体的虚实层次,都是中国美学内蕴的一种外在表象。随着人们对中国文化及美学的关注愈发深入,中国美学所展现的境界则更加深远。现代中式家具作为一种包容在中国文化与美学范畴内的造物,自然要受到这种美学观念的影响和推动。黄花梨家具品种的鉴别问题 每个时代都会产生典型的家具品种,把这些典型品种发掘出来,对于黄花梨家具的鉴别将有着重要作用。在此仅以折桌与折叠桌作一说明。 《鲁班经》为我们认识明代万历时期的家具提供了丰富的感性认识,其中对折桌有这样详细的记载:折桌的“框为一寸三分厚,二寸二分大。除框脚高二尺三寸七分整,方圆一寸六分大,要下梢去些。豹脚五寸七分,一寸一分厚,二寸三分大,雕双线,起双沟。每脚上二榫,开豹脚上,方稳不会动。”折桌的实物并不多见,但从所见遗物中不难看出,其年代都较早。见有黄花梨折桌一件(图1、图2),折桌长100厘米、宽100厘米、高86.5厘米,形制较为宽阔;桌腿可以拆卸,形成高桌与矮桌两种可供使用的形式;上部是有束腰、三弯腿矮桌,足端外翻,牙板上是简练有秩的?门式花牙;下面圆型的案腿形式,分别由三横档固定两腿为一组,腿的上顶端高矮各有一露榫,分别固定于矮脚上。此桌的制作年代应不会晚于明代。以后常见有“展腿式”半桌,应该是前者的滥觞,故大多保持着其形体的外部特征。例如,上海博物馆有黄花梨展腿式半桌一件(图3),长l04厘米,宽64.2厘米,高87厘米。这种形制的桌子比较特别,上部是矮几的形式,然后装上了4条圆柱础式长腿,显然是折桌固定后的一种造型。因此,这种品种的形成年代不会早于前者。这件半桌具有富丽的雕刻纹样,束腰浮雕几何花纹。在壼门牙子上,深雕双凤朝阳与祥云,另有角牙雕螭纹,在展腿的上端雕卷草纹,腿与桌面下的托档与卷云纹霸王枨相连接。显然,这类展腿式的半桌,做工考究,精而不艳,繁而不俗,独具匠心,是一件十分精美的家具,它与折桌有异曲同工之妙,应是明末或清初期的作品。 《遵生八笺》是我们研究明代文人用具的重要文献,其中有关于折叠桌几的记录:“二张,一张高一尺六寸,长三尺二寸,阔二尺四寸。作两面折脚活法,展则成桌,叠则成匣……其小几一张,同上叠式,高一尺四寸,长一尺二寸,阔八寸”。雍正元年,在养心殿造办处的有关档案中,有多处提到对这种形制的“花梨木折叠桌”和“楠木折叠腿桌”进行修缮的记录。这类桌、案或几,都以方便携带、使用便利为优点,且设计灵巧、工艺精致,是一种较早形成的产品类型。这里可举黄花梨折叠式平头案为实例(图4),此案面长208.6厘米、宽63.5厘米、高85.8厘米。做法是将案每侧的两足用3根横档连成一个可装可拆的构件。安装时把两足之间上部横档贴近案面下的穿带并插上活销,拆时则拔出巴里黄檀家具活销;两边牙板两顶头都设置圆轴榫,用它插入案面端头厚板的轴空内,拆下案足,牙板可通过轴榫的转动而卧倒。竖起牙板仍用夹头榫夹住后将足顶头榫舌装进案面大边的卯孔即完成。此案也应是明末时期的制品。 随着时代文化风貌的变迁,一代又一代的黄花梨家具次第出产,展现在今天的世人面前。对黄花梨家具制作年代的鉴别,及其工艺、结构、装饰等等方面的考察,需要梳理它的历史发展脉络,作总体的把握。起初,黄花梨家具就浸染了文人家具的基调,在创立初年,“尚古朴不尚雕镂,即物有雕镂,亦皆商、周、秦、汉之式”[2],纯正地体现着当时文人的审美趣味。明末清初以后出现了转折,渐趋市俗化,体现在家具上每每加以“雕饰文绘”。在《长物志》的记载中,作者就把文人使用的 3.2 中式家具的范畴家具标准与媚俗虚张的市侩观念作了对比,并深感担忧时人“心手日变”的趋势。入清以来,许多文人在家具中也提倡“新奇大雅”,在原先已有的形制之外,更注重倡导家具的新颖和实用功能,以便能更多地满足日常生活的使用和需要。此时清式风格的家具已经萌发而流行,这也使当时的花梨木家具出现了许多新的形式。清代中期清式家具已经成为社会的主流。黄花梨家具作为一种独特的家具风格在清式家具的映衬下,其格调显露着一种与众不同的趣味。无论在贵族还是在文人生活中,黄花梨家具在当时都并没有完全退出历史舞台。然而,毕竟已是强弩之末,不入社会主流,此时的黄花梨家具制作多为古代花梨家具形制上的模仿。 因此,在中国木作工艺鼎盛的清代中期,虽然也有黄花梨木材使用,但黄花梨家具制造在形式上却表现出明显的程式化倾向,很多家具虽装饰上华丽,却缺少原有古朴的韵味和气质。这些都是我们今天在对黄花梨家具品种进行鉴别时必需具有的历史认知。 (高峰)
版权说明:本文来源于网络,感谢原作者的辛苦创作,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私信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
目前所在位置:红木家具批发网 » 黄花梨鉴藏:红木家具沙发的构造喜有暗香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