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毅清 黄花梨雕龙纹圈椅(图片提供:南京正大)清中期 红木宝珠纹圈椅成对(图片提供:中国嘉德) 编者按:作为民族文化瑰宝,皇宫圈椅不仅在我国家具史上身份显赫,在世界家具史中也占有重要地位。皇宫圈椅何以如此身价不菲?著名宫廷家具修复专家、太和木作创始人关毅一言以蔽之:因不断迎合主流社会的传统时尚使然。 一个时代的主流象征 ——解读皇宫圈椅的精神品质 文/关毅编辑/蔡静琦图片提供/太和木作 人物名片>>> 关毅,中国文物学会传统建筑园林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紫禁城学会理事、北京市工商联收藏品行业商会副会长、北京世纪宣和中式古典家具技术研究院院长、故宫博物院乾隆花园古旧文物家具修复项目负责人。主持故宫博物院乾隆花园古旧文物家具修复,研究独辟蹊径,学术上屡见创新。 圈椅承载不同时代的精神需求 圈椅的历史要追溯到战国时期。春秋战国是我国历史上大动荡、大变革的重要时期,经济、政治、军事和文化等方面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从而使整个社会呈现出全新的面貌。士大夫阶层对生活品质有了更高的追求,导致魏晋时期凭几等家具的出现。唐代文化的融合和繁荣,让上流阶层更加青睐靠背舒适、器型优美和装饰华丽的家具,圈椅的雏形就此出现,也使凭几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宋代崇尚自然和礼制,使圈椅风格走向款式简洁与装饰隽秀,其搭脑与扶手一顺而下,谦恭内敛,椅圈和座面呈现天圆地方。 在崇尚质朴的明代,追求精神享受的文人参与了家具设计,用线条、留白和材质本色,彰显器型、韵味与工艺之美。靠背和扶手连在一起顺势而下,以托住人的肘部。依据人体脊椎弯度,把椅背设计出“S”型曲线;为了加大后背与靠 女子回家后冥思苦想,但想不出答案。约定的时间很快到了,女子怀着一种对书生的爱慕之情和对今后生活的美好憧憬,也为自己找不到答案而觉得懊恼……激动之中,急切的心情化成了热泪。泪水伴着姑娘复杂的心情,顺着双目凝视的视线,滴在五个折点聚集的火柴棍上。火柴棍好似非常理解女子的心情,代替书生吸收了这带着姑娘体温的珍贵泪水,沁入了书生的“血脉”里。火柴棍由折点向外扩张着,分叉支撑、分叉相交形成了五个夹角,最终形成了一个由五个“人”字组成的五角星。于是,姑娘奔跑着到了书生面前……一个小小的传说故事,读者们可以实验一下,既可体验爱情的幸福,也能体会一下木材随环境温度、湿度的变化而变化的过程。背的接触面,椅背与座面形成100度倾角。这些更趋向舒适的创新设计,把圈椅推向巅峰。 山西悬空寺(1) 皇宫圈椅堪为宫廷家具典范 清康熙年间,为了满足皇宫对家具等陈设与装饰器物的需求,清宫召集天下能工巧匠,设立了造办处。圈椅在皇室这个优越的文化殿堂里,发生了彰显贵族血脉的华丽蜕变,演变成为皇家御用的“皇宫圈椅”。 皇宫圈椅一改沿袭与继承明代传统的状态,保留圈椅原本体态秀丽、造型洗练、形象淳朴的“书卷气”的同时,为了显示皇权,追求华丽、威严和气派,在器型和韵味上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创新。线条和靠背更加平直,靠背与座面也更为垂直,座面下增加束腰,椅腿下端加入托泥。 清代家具的雕刻纹饰,如梅兰竹菊、岁寒三友、鱼樵耕读等,都是教导人们如何做人的。 皇宫圈椅化简素为厚重,以繁复为雍贵的创新,使圈椅的形制更加完善。在雍容华贵中透着儒雅,匠心雕琢中蕴涵书卷之气。皇宫圈椅以古人对艺术和自身之美的追求,成为宫廷家具的经典之作。 主流时尚,皇宫圈椅的灵魂源泉 皇宫圈椅之所以身份不菲,是因为它是宫廷文化的载体和象征,意义远超使用功能,可以说是创新赋予皇宫圈椅以灵魂。中国历来讲究器物载道,圈椅一路走来,独领风骚,成为不同时代的“宠儿”,最终花落皇室。缘于不断迎合主流社会的传统时尚,这种创新是值得推崇和追求的。在清代社会,时尚流行是以皇城为中心,从上而下、由内及外辐射。在时尚元素呈多元化的今天,皇宫圈椅已“飞入寻常百姓家”。然而与清代相比,现代人的身高、体量都变高大了;家庭相对宫廷,在采光、装饰、陈设等视觉审美方面的需求也出现了很大的变化。 对当下的红木家具企业而言,需巴里黄檀家具要准确把握这些变化,把创新渗透到设计与制作中。因为只有创新才是艺术,模仿只能是匠人。换个角度说,创新本身也是在酝酿着时尚潮流。 来源:《古典工艺家具》杂志
版权说明:本文来源于网络,感谢原作者的辛苦创作,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私信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
目前所在位置:红木家具批发网 » 解读皇宫红木家具红木沙发的圈椅的精神品质:一个时代的主流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