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及早从纵深方向了解雕刻工艺,就会少走弯路,并能从各种雕刻风格水平的对比中评价你要买的家具。下面就给大家说说什么才是好的雕刻。 1、底子(浮雕的底平面)清得干净。 2、造型轮廓清晰、流畅,根脚干净。 这是指造型与底子接壤处不拖泥带水,干净利落。大致来讲,主要用红木工、紫檀工(乾隆工)、黄花梨工来评价一件产品的雕工。 红木工:清中期 圆凳由一个面、三条腿和三根枨组成。枨子的一端连接一条腿,另一端和与其相邻的另一个枨相交,形成三个“人”字。以后才大量使用红木,不少红木老木器上出现的雕工横竖线条往往不够直,粗细略显不匀,圆线不够圆顺,底子不太平 中国的木作结构起源于河姆渡文化,距今已有6000余年。木作结构应起源于建筑结构,而建筑中又不仅是房架中的木结构,砖瓦中也存在瓦与瓦之间的钉窝结构。就连随后战国时的王侯、皇家陪葬的兵马俑的肢体都是由镶套等结构组成的,我称其为阴阳结构。而在家具与人类生活的紧密接触过程中,家具的榫卯结构更丰富、更科学地融入了力学、几何学、哲学以及人文文化。家具中的榫卯结构在艺术性、美观性上,巴里黄檀家具以及榫卯之间的环环相扣、有序支撑又相互制约的团队作用上彰显了社会上的纪律、法律及整个社会群体与个人的组织观念,可谓是组织学,这一过程使得家具的各个部件都被牢固地捆绑在一起,这就如同新旧石器时代工具的镶套法与捆束法的原理。因此,中国家具的榫卯结构可称为捆束结构,加之结构中的细致和人文思想,无一不体现在具体的操作工艺和技术上,这些都雄辩地证明了中国人内在的优秀品格和中国家具所蕴涵的文化,是匠人的良心,是人体强健的骨骼、是家具内在的灵魂。相比之下,当今偷减榫卯的做法无疑要受到鄙视。整,轮廓有走神的,该凸的没凸够,该凹的没到位。大家称这种雕工为“红木工”。 紫檀工(乾隆工):乾隆朝从上到下全社会对追求至工至美的心劲儿极高,社会审美评价 我国古建筑和古典家具中的榫卯结构、斗拱结构极具力学、几何学原理。从人文文化与哲学的角度去认真领悟,就能悟出哲学、儒家和佛教道教的文化内涵。繁复的木作榫卯结构早在几千年前就已经充分体现,比如始建于北魏的悬空寺至今已有1500多年,因其建在悬崖峭壁上而举世闻名;建于北魏(491年)的佛光寺、950年前建造的山西应县木塔处于四面无遮挡的地势中,它们都是木结构,建于不同的环境中。其实在中国还有很多建筑早于上述这些建筑,它们都饱经沧桑,历经大自然中各种恶劣环境的冲击,但仍然屹立在世人面前。这些建筑都具有一种巨大的威力——抗震性,也就是弹性。严紧的榫卯结构具有扣扣相连、相互牵制、互相支撑又相互制约的团队精神。作为家具,随着镶钢工艺的成熟和冶炼冷拔工艺的诞生,到了明末我国的小木作工具达到了空前的完善,这些都为使用硬度极大的红木木材制作家具提供了条件。加之优秀匠人对木性认知程度的不断完善和提高,创造了建筑和家具制作的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工艺和技艺。体系彻底更新,要求一丝不苟。紫檀工(多表现在紫檀木上)一改以往所有细精方面的不足,使人精神为之一振。因为挑不出一点刀法、造型上的差错与不足,令人不禁怀疑那不是手工所为,是用模具铸造出来的。紫檀工是极为精湛的工艺而非艺术,因为它以严苛的规范操作使工匠在雕刻过程中不出任何差错,使雕刻作品达到相当完美的境界。 黄花梨工:清早期以前的黄花梨木器上的雕工精细程度与红木工相似,但黄花梨工显得生动活泼有灵气。有人说黄花梨工是工匠不在木头上边打图样直接下刀雕刻,但紫檀工必须打样,不然的话,器物上的造型不会如此对称且不走样。通过对比才感悟到紫檀工的装饰意义大,黄花梨工则是装饰加广阔的意境。这可以提醒我们在观赏雕工时除了看刀法是否细腻之外,还看我们能否有所联想,是否还能有除工细之外其它的情感反映,例如:活泼、生机、枯寒、热烈、朴拙等。 来源:燕赵都市报
版权说明:本文来源于网络,感谢原作者的辛苦创作,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私信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
目前所在位置:红木家具批发网 » 如红木沙发拆解何辨识红木家具雕刻工艺优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