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章木椅》席为床榻之始(P20)不同朝代不同形式的交椅(P41) 文/汤石香 核心提示>>> 1、关于古典家具的研究,经常艰涩难懂,各种业内专业名词交织,让业余人士看得晕头转向。而这本书中没有掉书袋,没有大而全的介绍和严肃的口气,都是深入浅出的大白话。 2、作为国家艺术系列丛书的开卷制作,《一章木椅》将故事巴里黄檀家具讲得生动并不是目的,而是要从这些故事、这些古人生活的细枝末节、一鳞半爪中,寻回中国文化的基因。 人物名片>>> 赵广超(作者),生于香港,早年留学法国,从事艺术、设计评论及教育工作。“木作坊”中国传统家具研究及发展顾问、“设计及文化研究工作室”负责人。著作:《不只中国木建筑》、《竹纸中国画》、《笔记清明上河图》、《大紫禁城——王者的轴线》,均为香港三联书店出版。 马健聪(插图绘制),生于香港,毕业于香港理工大学工业设计学系。“设计及文化研究工作室”成员,主要从事设计文化研究。目前为香港理工大学兼任导师,教授产品设计与理论分析。 陈汉威(插图绘制),生于香港,毕业于香港理工大学,主修视觉传达设计。“设计及文化研究工作室”成员,从事设计教育及插图工作。 在编辑部书架边上转悠时发现了这本《一章木椅》,粗略一翻后惊为天人,原来工具书还可以写成这样?之后将这本书默默占为己有,拿着不还,还逢人就拉着介绍这本书,叮嘱着一定要看。这次抽出了空,细细地和大家说说这本书。 书我看了三遍。第一遍被图和文字吸引,排版很棒,文字诙谐,图也是妙趣横生,好玩。第二遍被内容吸引,作者功底非常深厚,有理有据,典故信手拈来,还讲得特生动。第三遍将整本书串了起来,觉得自己遇见了一个大神。 神在哪里?书的扉页就下了很大的一盘棋。扉页上写道:坐是与生俱来的动作,坐具则是与文化俱来的器物,有了坐具,坐就成为一种文化活动,坐的目的决定坐具的形式,坐具的形式也决定了坐的方式。 我们一句一句拆开来看。“坐是与生俱来的动作”:这句话不难理解,人总不能不是站就是躺吧?折衷一下就是坐。“坐具则是与文化俱来的器物”:这句的解释可见于书的第16页,古代的席并不是随随便便的一块席子,而是有规定的长度,为一丈;而人长八尺,长度也为一丈,曰丈夫。就这样一丈之夫坐于一丈之席上,多考究。“有了坐具,坐就成为一种文化活动”:一个东西沿袭久了必然会衍生一定的制度来规范它。作者在第12页就说了,古人的跪坐在周代上升到“礼制”范畴,成为古代封建社会沿袭两千多年的正宗坐姿。什么叫正宗? 嘉庆《重修一统志》有记载说,这个悬空寺初建于北魏。悬空寺的头顶是翠屏峰两百多米高的悬崖,从悬空寺侧面看,翠屏峰的立面是一个凹进去的弧形,其所在的位置恰好是翠屏峰的最凹处,所以从山上滚落的岩石只会从悬空寺的面前直接落在地下,而砸不到悬空寺。悬空寺之所以能够在1500多年中没有什么变化,也没有什么塌落,这和选址的环境是有关系的。我们看悬空寺,它所处的那个位置是一个锅底,它可以在雨季的时候挡雨。就是“别以为可以草率了事”。芭蕾舞为什么被推崇?动作优雅?不,是因为训练的艰苦。这种对精神极大的束缚和约制才是“贵族们”推崇的。“真正的贵族”总是自诩上等人,要求无论是对自己还是对他人都有极大的掌控力,对舒适天性的违逆显示出极高的精神品格和自制能力,这个观点在古代的东西方“贵族阶层”都备受推崇。古人以建立守则作为文化的最高价值,现代人则以放弃守则作为独立人格的体现。拥有独立人格的现代人虽取消了用身体表示的臣服(跪坐),但精神上的制约仍是存在(社会上关于地位不同而形成的各种约定俗成)。最后两句讲的是下卷的内容,我们留着下期再聊。 正文的卷上说的是关于中国人坐上椅子前的故事。扬之水有本书叫《明式家具之前》,大部分说的也是中国人坐上椅子前。但《明式家具之前》更重“物”,主要说中国人坐上椅子前都坐什么东西,有什么家具。杨之水的书同样考究,且比较平实易懂,值得一看,不过语言比起《一章木椅》来说就没那么好玩。而《一章木椅》则重文化,把文化、经济、政治、建筑诸多事务穿插于前因后果。坐上椅子可不只是一个动作。 简单来说,中国人在铺在地上的席子上坐了两千多年后,汉代胡床(交椅)传入中原,于是,椅子来了。但是名士和百姓们并没有急切地坐到椅子上,他们的屁股在地上和椅子上挪来挪去,挪了三四个世纪以后,落到了床榻上。而后经历秦汉魏晋隋唐,在这大概一千年的时间里,名士们在床上喝酒聊天睡觉看老鼠(典故可见书30页)。最终在宋代,中国人终于坐到了椅子上。这一坐,影响了中国人一千年…… 作为一本工具书,难得的就是它的有趣,图和文字都有趣。Q版的配图不仅是为了看起来好玩,如书第44页,几笔线条几个字,就 抄手榫可能来源于我们生活中,老辈人冬天为防止冻手而将左右手伸进衣袖筒里这一生活场景。一般抄手榫结构使用在较大形桌、案的四攒面结构中,目的是进一步增加边挺攒面的力度和牢固性,这样可以加大边挺扭曲的抗性,使其更加牢固。此结构要求匠人画线准确、开榫凿眼分毫不差,由部件一分为四后与相应的榫卯相交。把古人席地而坐的因由说出。所以看这本书时,得细细地看,边边角角都藏着一个能让人品许久的东西。席地而坐家具及房屋示意图(P44) 本书最大的亮点是语言,关于古典家具的研究,经常艰涩难懂,各种业内专业名词交织,让业余人士看得晕头转向。而这本书没有掉书袋,没有大而全的介绍和严肃的口气,都是深入浅出的大白话。虽然没有时兴的网络用语,但诙谐幽默得让读者不禁莞尔。垂足而坐的家具及房屋示意图(P45) 比如第24页:本朝太史公司马迁,他的《史记》内记载楚庄王竟然 (3)小榫舌宽度要比边、抹头格肩角的长度短一厘米。非常宠爱一匹马。噢,听说还给马穿上锦衣美服,又飨马以枣脯美食,将马安置在精致的“露床”上休息。这样宠马不会营养过剩吗?对啊,结果就肥死了……哈哈……哈哈……哈哈……无论坐和“座”如何变化,礼终究不变(P55) 这段让我当时大笑三分钟,而后每看一次,还是笑一次。作者赵广超博闻强识,许多典故都是信手拈来,且说得有趣。比如孟子因妻子坐相不像话而休妻,王羲之潇洒躺床而成“东床快婿”,明代文人为逃避清洗挟锯导致工艺艺术化,令人欣羡的“举案齐眉”是因为女主角孟光本身就力大无穷,朱元璋是历史上最具林木意识的皇帝等等,都有趣到能让人捧腹不止。 其实,如果往深里看,我们最应该看到的是这本书的思维——文化思维。作为国家艺术系列丛书的开卷制作,《一章木椅》将故事讲得生动并不是目的,而是要从这些故事、这些古人生活的细枝末节、一鳞半爪中,寻回中国文化的基因。 历史从来不是单向的。当家具“停下来”时,一切都开始改变。在书中第47页爱新觉罗·溥仪《我的前半生》的描写中,当家具停下来后,仆从佣人们变成人体流动家具,有拿着伞的,有捧着点心盒的。“举案齐眉”变为对桌共食,跪拜变为作揖,甚至更是方便了缠足。席地而坐不利气血运行,女子的“三寸金莲”解放于自身重量的压迫后,迎来了裹脚布。历史从来都不是一条两条线交成的。 卷上到此为止,文章也先到这儿。关于卷下,且待下回分解。 (本文配图版权属《一章木椅》原作者所有,如有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来源:《古典工艺家具》杂志
版权说明:本文来源于网络,感谢原作者的辛苦创作,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私信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
目前所在位置:红木家具批发网 » 一起来看《一章木椅》:坐和红木家具红木沙发的被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