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明代家具的识别与鉴中式红木沙发摄影赏:闺房拣妆与神橱经柜

明后期 朱漆彩绘描金花鸟山石纹拣妆图1.明晚期 版画中置于妇女案头的拣妆  闺房拣妆与神橱经柜  ——浅谈明代家具的识别与鉴赏(八)  文/特约撰稿 朱宝力编辑/蔡静琦  本文的上一个章节指出了历史上真实的官皮箱是明朝的一种官用便携式朱漆皮箱。那么,现在被人们误当成“官皮箱”的那种梳妆小木匣在古代又叫什么名字呢?  原来,它是由远古时期的漆奁演变而来的,明代的匠人将其设计成可以开合上锁的梳妆匣,内置镜架和多个小抽屉,私密性和方便性都有了很大提高。在明代的小说、戏曲刻本插图中多处出现在妇女的闺房案头(图1)。这种梳妆匣约从明代中期开始流行,直至清代中期逐渐退出流行,其名称虽然写法各异,但在明代的《天水冰山录》、《西游记》、《金瓶梅》、《醒世恒言》、《二刻拍案惊奇》以及清代的《内务府现行则例》等多种历史文献中,皆被称为“拣妆”。无论为女子使用抑或为男子使用,它都是私密的个人奁具,并不属于官员办公器具的范畴。自明代起,拣妆内部的结构格局就已经形成了,入清以后,只是外观的流行式样有了一些变化,例如,外开门取代了内插门,菱花或圆形的面叶取代了横长方形的面叶。至清代中期,水银玻璃镜开始普及,拣妆便逐渐为功能近似的玻璃镜支匣所替代。图2.明末或清初 黑漆描金吹箫引凤图拣妆正面、背面及内部构造  黑漆描金吹箫引凤图拣妆(图2),高41厘米,长42厘米,宽31厘米。杉木制胎,糊蔴布披灰,通体髹黑漆,饰以红漆俏色,里漆为黄色;插门绘描金点缀红彩的人物故事图案,上顶及两侧为清钩描金花卉,后背则彩绘一株萱草,未做描金钩理。  此拣妆的造型为长方体,盝顶,内插门,下有须弥座。铜饰件为长方形锁插、面叶,两侧有内弯式的提手。若仔细观察,其底座的壸门牙子是用两根锼挖的木条对接钉在 1. 穿销挂榫平面的箱体上,工艺应属于“偷手”;而后背的彩绘萱草则表明它是由彩绘描金的拣妆演变而来,但其主要部位的纹饰却纯用描金,制作周期短,较为省工;两侧及上顶的清钩描金花卉与清代早期的流行风格相近。综合判断,它应制于明末或清初(17世纪中叶)。其工艺风格不统一,用工减省,可能与时局动荡、经济衰退有关。当然,秉盛时之余绪,其插门的绘画艺术还是十分精彩的。  此拣妆插门的图案取材于“吹箫引凤”的爱情故事,传说秦穆公之女弄玉嫁与萧史后,夫妻十分恩爱,于月下吹箫,引来鸾凤,双双骑坐成仙而去。明代的礼教要求妻子“行则随,巴里黄檀家具坐则隅”(见《闺范》,明·吕坤撰),故画中的弄玉虽贵为公主,亦侧坐在萧史的榻侧,这也是明代常见的构图风格。  无独有偶,前不久一位海外华人得到了一件造型、纹饰与之完全相同的拣妆,漆地更苍古一些,为明代后期制作。不同的是,其纹饰完全为彩绘描金的工艺,验证了笔者在《明清大漆髹饰家具鉴赏》书中关于年代演变的推测。图3.明晚期 黄花梨拣妆  由于硬木家具的流行起步于明代后期,明代制作的总量不大,经过历史年代的损耗,真正的明作硬木家具存世很少。明晚期 黄花梨拣妆(图3),外开门取代了内插门,使用更加方便。铜面叶仍保持了明代流行的横长方式样,只是下半片一分为二,每个门子各占一角,以便开合。它的拉手为垂花式,在明末清初十分流行。此外,它里面的衬板为榉木,这也是年份较早的特征,清作黄花梨箱匣类家具流行“金帮铁底”的做法,衬板多使用铁力木。图4.明晚期 朱漆彩绘描金山水人物纹神橱  明人习惯把有门的神、佛龛称作“神橱”、“佛橱”。朱漆彩绘描金山水人物纹神橱(图4),高52厘米,长46厘米,宽24.5厘米。其门内设双位,不宜用于供奉佛像,而是专门用于供奉先人牌位的椟式神龛,故应区别称之。造型为平顶四直,下有须弥座,双门对开,门面平,橱内并列两个龛位,龛位上面有两个小抽屉,下面有一个长抽屉,可贮放香、烛等物品。其底胎为杉木制作,糊蔴絮及蔴布,披灰,除了后背髹黑漆外,通体髹朱漆,里漆为黄色。此橱除了后背为单纯彩绘的萱草纹外,其他四面均饰彩绘描金的图案。上顶及两侧为花鸟纹,门子为山水人物纹,其山石金、彩交错的手法为明末清初时常用,其铜饰件也为这一时期的流行风格。综合判断,此橱应为明末或清初(17世纪中叶)制作。图5 (三)马牙锉.明中期 黑漆横四门式经柜(宏兴堂藏)  除了神橱、佛橱之外,经柜也是明代较为常见的家具。横四门式经柜(图5),高150厘米,宽116厘米,深56厘米,出自山西晋城,是典型的晋南本地制器,存世有一定数量。这类造型的柜子虽然统称为经柜,但它与彩油雕花的大型庙宇经柜不同,多属于民宅器具,在明代墓葬的彩釉冥器中常见与拔步床、衣架等生活器具相伴。其造型为柜顶出冰盘沿,前脸柜腿的里侧刨圆铲边线;四门横列,边门固定,又称“余塞”,中间的两门对开,以挂钩与边门连接;柜门为四抹,剑脊棱压边线;中槛的上面安装三块走马板,门槛下面设有柜仓,柜仓的面板亦隔成三块;柜仓下有横枨,横枨下面安有两个挂角牙子;柜子前脸的芯板皆为落堂起鼓作,起鼓处饰有委角边线。铜饰件有残缺,根据同类器物参照,其锁插应为单孔屈戌,拉手则为环状。此柜的底胎为软木,披灰髹黑漆,落堂处饰朱漆, 右图所示的是2009年我修复过的一对黄花梨小凳,尽管它的整体已经有些松动且多年未修复过,但是仍然无法用常规的方法打开四攒边面的边挺,后来我制作了一件特殊工具才把它打开,这足以证明破头楔的科学性。这样的结构就是整体不使胶都会非常牢固。因年久为黑垢所掩,柜子原有纹饰,也因年久而漫漶不清了。该柜的漆皮剥落较重,虽然年代古老,但与没有糊布且底灰不坚也有一定的关系,且漆质掺油偏多,这在民间家具中较为常见。综合分析,应为明代中期制作。  明代中期以后,随着资本主义萌芽,社会经济、文化和艺术繁荣,家具的种类和工艺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本文的下一个章节将继续进行这方面的探讨和论述。  来源:《古典工艺家具》杂志

南枝红红木 白酸枝(奥氏黄檀)沙发  高端红木家具 红木沙发 古典简约 客厅系列 鸿运沙发13件套

版权说明:本文来源于网络,感谢原作者的辛苦创作,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私信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

目前所在位置:红木家具批发网 » 浅谈明代家具的识别与鉴中式红木沙发摄影赏:闺房拣妆与神橱经柜